新任主管、经理全面管理技能提升
发布日期:2015-03-13浏览:2817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程背景
 最近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,超过六成以上的“新经理”在被赋予新的职权后,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无法得到下属的信任;25%左右的 “新经理”得不到上一级的支持;仅有少量的新经理表示刚上任就游刃有余。领导力的不足俨然成了“新字辈”经理们的最大发展障碍。对新晋升和新入职的经理的培训成为企业培训的重点。
 作为新经理,上任伊始,角色已经转换,面对曾经是同级的下属,后续工作如何展开?从未有过管理经验或很少管理经验,此时该从哪里学起?如何带领一个团队,如何增强自身素质,如何应对比以往更复杂的工作难题?……新经理们需要从零学起!
 而作为高层,最担忧的问题莫过于“如何把平凡之人变成非凡之人”?新经理们能否给公司带来期望的效益,能否在未来有所担当,应该通过哪些方式帮助他们成长?谁来言传身教加以辅导?……
 目标客户:所有成长型企业,尤其是员工50人以上的中型企业、100-500人之间的中型企业、500人以上的企业,生产制造型企业、服务型企业为主。课程对象新入职的中层领导者、新经理、储备干部、管理培训生、新晋经理等解决问题作为新上任的管理者,应该怎样做人做事,角色转换;
 掌握领导的基本管理技能;
 掌握怎样与上司、同事和下属进行有效的沟通;
 建设高绩效的管理团队、积极、高效、全力配合、发挥全部的团队潜力;
 全面激励管理,让下属在工作中发挥更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。
 管理越来越难了,员工太现实,在工资、奖金限定的情况下如何才能让他们更努力的工作。
 掌握时间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课程时长12 H课程大纲
 第一章管理角色的认知和转换
 第二章如何成为优秀的领导
 第三章如何培养下属
 第四章管理沟通的技巧
 第五章高绩效团队的建设
 第六章激励管理
 第七章时间管理
 
 
 
 第一章、管理角色的认知和转换
 一、如何尽快适应角色的转换?
 每天领导的工作紧张、忙碌、而下属倒是有时间看报纸、喝咖啡
 上级经常做了过多下属应该做的事情
 自己的事情又没有时间做好导致工作绩效不好、目标无法完成
 二、正确的角色的认知
 下级能做的事情,上级不能做
 下级做不了的事情,上级一定要做
 理解分析
 韩非子:下君尽已之能、中君尽人之力、上君尽人之智
 
 
 第二章、如何成为优秀的领导
 一、领导权威的来源
 二、优秀领导的八个基本管理技能
 1、诚信——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出发点
 2、专业能力——主要是方向和决策,是领导力的基础
 3、关心、帮助下属——从工作、生活体现是领导力的源泉
 4、宽严相济——一张一弛、文武之道是领导力实现的手段
 5、分享成功与失败——是领导力的结果保证
 6、学习提高——是领导力长远体现的根本
 7、精力和热情——是激发下属的发动机
 8、坚持——是完成工作目标的必要条件
 领导力的本质分析(孟子):
 君之视臣如手足,则臣视君如腹心;
 君之视臣如犬马,则臣视君如国人;
 君之视臣如土芥,则臣视君如寇仇.
 案例分析:
 从“康熙皇帝托孤隆科多”分析:
 深入体会领导“宽严相济”
 
 
 第三章、如何培养下属
 →在优秀领导眼中下属个个都是人才,在平庸领导眼中下属个个都是笨蛋
 →培养下属的最高原则是任用下属的优点,而不是发现下属的缺点
 →如何才能知人善用,如何才能人尽其才?
 
 
 一、培养下属有什么好处
 1、对管理者而言
 →可易于执行授权
 →与部属建立互信互赖关系
 →有助于目标与任务的达成
 →有助于自己的成长
 →获得成就感
 2、对部属而言
 →具备晋升条件
 →可了解上司期待
 →产生自信
 →有安全感
 →能力的提升
 →顺利完成工作
 
 
 理解曾子名言:“用师者王,用友者霸,用徒者亡
 
 
 二、培养下属的顾虑
 →这件事我最拿手、下属不会明白我的意图
 →教下属的时间里,我早把事情做好了
 →交给下属,我无事可做
 →交给下属,有失败的风险
 →下属过于风光,我很难控制和指挥
 三、培养下属的原则
 管理的目的不是改变人,而是任用他的才能
 1、确信下属有足够的能力,正面激励为主。(每天进步)
 2、向下属布置工作时应有时清晰有时概括。
 3、扬善于公庭,规过于私室。
 4、培养核心团队。
 5、让下属参与决策过程。
 6、防微杜渐、诛大赏小。
 7、对事不对人、因材施教。
 
 
 第四章、管理沟通的技巧
 →管理沟通的技巧是中层管理人员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工作能力
 →没有良好顺畅的沟通就没有良好的工作结果
 
 
 一、什么是沟通?
 →沟通不是简单的讲话,沟通是相互的理解
 →有效沟通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什么?
 →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原则时间及时性原则主动性原则
 
 
 二、沟通的特性
 →双向反馈是沟通的基础
 →不同文化、不同民族、不同方向的沟通模式不同:
 →美国式的沟通是什么模式?
 →日本式的沟通是什么模式?
 →中国式的沟通是什么模式?
 →与上级领导的沟通是什么模式?
 →与下属的沟通是什么模式?
 →沟通的效果比有道理重要
 
 
 三、管理沟通的种类及形式
 →管理沟通不局限于语言、非语言的沟通具有更重要的作用
 →非语言的沟通方式会更直接、更快速、更难以作假
 ★案例分析、讨论录像分析
 四、沟通的步骤
 五、不同沟通风格的管理者分析与应对
 →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,决定他的行为方式和作事原则
 →学会了解自己、认识别人的性格,做到知已知人,才能更好的沟通协调
 →有方向、讲方法与对方沟通协调
 →分析型人的特征与沟通技巧
 →支配型人的特征与沟通技巧
 →表达型人的特征与沟通技巧
 →和蔼型人的特征与沟通技巧
 ★案例分析:分析曹操、刘备、孙权的个性与沟通技巧
 六、沟通的方向
 →管理者与上级、同级、下属沟通的技巧
 1、沟通的原则
 2、沟通的方法
 3、沟通的障碍
 
 
 ★案例讨论:对上级的工作有不同的意见你应该怎么办?
 ★案例讨论:上级对你的报告有反对意见你怎么办?
 ★如何「处理下级越级向你汇报」?
 ★如何「处理部属的过失行为」?
 ★如何「处理上司调派自己部属工作的情况」?
 ★如何「面对有能力但不听话的部属」?
 ★如何「处理上级布置超额的工作」?
 
 
 第五章、高绩效团队的建设
 一、什么是团队
 1、认识团队(1+1=?)
 2、团队与群体的区别
 3、团队行为曲线
 二、高绩效团队的特征
 1、明确的目标(目标从哪里来?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如何统一?)
 2、相互信任(信任的基础是什么?如何建立?)
 3、关心、帮助每个人(从哪些方面着手才是最有效的?)
 4、沟通良好(如何才能有效的沟通?)
 5、分工与协作(在具体工作中如何操作?)
 6、合理的激励(没有足够的条件怎么办?)
 7、合理、完善的制度(制度是基础和保障)
 8、优秀的领导(诚信、专业、赏罚分明、推功揽过、分享)
 ★案例分析、讨论:大雁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?
 三、高绩效团队的成员
 1、如何选择团队的成员
 →高效团队至少需要三种不同技能类型的成员:
 →具有技术专长的人
 →具有决策和发现、解决问题技能的人
 →具有较强人际关系的人
 2、团队成员的分析
 案例分析:
 
 
 第六章、激励管理
 1、激励的定义
 领导的最高境界在于让被领导者了解团队的目标,并且激发他们的工作热忱,让其自动自发,无怨无悔共同达成任务!
 2、激励的本质
 通过满足人们生理的、心理的某种需要,激发人的工作热情
 3、激励的理论
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
 4、戴维·麦克利兰(DavidMcclelland)成就需要理论
 
 
 5、激励的方法
 (1)信任认可-表扬-赏识(如何培养对工作的成就感?)
 (2)承担责任(为什么要为下属承担责任)
 (3)关心、帮助团队成员(工作与生活如何协调?)
 (4)薪水与升迁(物质基础还要有保障)
 (5)工作兴趣(如何才能把工作当成是一种兴趣?)
 (6)合理的制度(公平、公正、公开)
 (7)工作气氛(是一种软化剂)
 (8)企业目标与使命(最终的解决方案)
 6、激励的误区
 激励是公司的事情
 短期、中期、长期不能并重
 基层工人、中高层管理区别对待
 不就是钱的事吗
 随意
 不要凡事都予以奖赏,要更多实行绩效挂钩付酬制度
 
 第七章、时间管理
 一、为什么要管理时间
 1.从企业来说——市场竞争的必然
 2.从个人来说——个体生命的有限性
 二、时间管理的三个原则
 第一原则:目标管理原则
 第二原则:抓住重点原则“80、20”法则运用
 第三原则:工作优先级综合分析
 三、时间管理的16个策略
 第1招:时间预算表
 第2招:跳出时间的陷阱
 第3招:每日工作计划表
 第4招:多用流程管理
 第5招:今日事、今日毕
 第6招:找出自己最佳工作时间
 第7招:培养好的时间管理习惯
 第8招:同时做两、三件事情
 第9招:决不轻易“迟到”
 第10招:没定期限就不叫工作
 第11招:整理工作环境
 第12招:各种文件只看一次
 第13招:花钱买时间
 第14招:集合零碎时间做大事
 第15招: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
 第16招:使用管理时间的工具
 
 
                
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


 
	                
	                    
	            




 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
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
					 
				 
				